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一个新的国家战略在这里正式提出……
这一年,郑州市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向着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铿锵前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功召开,东强、西美、南动、北静、中优、外联的城市功能布局确定……
这一年,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越来越美,道路更通畅,灯光更璀璨,绿意更浓,空气更优,老社区换新颜,旧楼房装电梯……
这一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办事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中小学午餐工程稳步推开,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
本台推出《2019,郑州风景独好》专栏,多视角、多形式展示郑州的发展变化,记录郑州人身边的温暖和感动。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以来,郑州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郑州特色”基本思路,紧抓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完成各类绿化面积20.76万亩,提升生态廊道400公里。
在金水区甲院社区记者看到,小区整齐划一,绿树环绕,彩绘的文化墙寓意深刻。社区居民闫先生谈起小区环境的变化,他高兴地合不拢嘴,“以前很脏,现在干净漂亮。”老旧小区改造是全市百城建设提质的内容之一,截至2019年底,全市改造完成老旧小区181个,涉及群众4万多户,已完成投资8亿元。
自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以来,郑州市按照百城提质规划编制要求,以全面提升老城区人居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老旧片区建设提质为重点,积极探索“五种投资模式”,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完成各类绿化面积20.76万亩。按照规划,郑州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大力实施“四水同治”,打造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高质量生态水系,全市治理联通水系19条,新增水域面积798.39万平米。郑州市水利局规划计划处工作人员宋超南说:“围绕‘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城市功能布局,大力推进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和民生水利发展,着力提升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以文化城是郑州市百城建设提质的内容之一,郑州市先后开展了“快乐旅程 文明先行”等志愿服务活动4800多项。产业是立城之本。郑州市强力推进以业兴城各项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农林水领域,政府投资项目25项,年度投资2.1亿元。郑州市城建局百城建设提质负责人肖蔚说:“将继续发挥国家政策叠加的优势,把我们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上来,让市民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市民生活能够更便捷,笑容更灿烂。”
郑州市坚持世界眼光,郑州特色,高标准全域统筹推进六区、六县(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郑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贾玉巧说:“正确处理好了宜业和宜居、地上和地下、软件和硬件、新区和老区的关系,是践行新发展理念,顺应群众新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记者:李静
编辑:刘榕
统筹: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