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波:神针除沉疴 妙手医百病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2020-04-30 10:07 5442

在郑东新区众意路和地润路交叉口,有一家小小的古色古香的诊所。房舍粉墙黛瓦,楹联黑底飞金,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 门店里挂着各种匾额:“圣手行神针、仁心医众生”“神针除沉疴、妙手医百病”。这家诊所的主人——张碧波医生治病救人的手段,是中医古老的、源远流长的银针和艾灸。

走进诊所,一阵艾灸香扑面而来,几间诊室里躺满了前来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2011年9月“落户”此地的诊所, 靠着患者的口口相传,这家深藏城市一隅的小小诊所终日门庭若市,而被张碧波医治过的患者,无不由衷地称赞他的医术,并为古老而神奇的针灸深深倾倒。

市民尚女士一年前得了“亚急性甲状腺炎”,慕名来找张碧波进行治疗,很快就消除了症状。现在成了张大夫的忠实粉丝,有个头疼脑热、筋骨不舒服的就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张碧波也有自己独特的针灸治疗手段。厉女士在苏州60多岁的亲戚患上严重的胃溃疡, 计划住院手术治疗。厉女士得知此事后,苦口婆心地把亲戚劝到郑州,带着她找到张碧波。没想到一百天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现在已经痊愈,饭量增加不少,人也胖了。

好中医得先会“望闻问切”,当一个病人走进来,看其走姿、观其神色、听其声音,便知其病情。“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这些经典,张碧波信手拈来。

张碧波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籍信阳,当时张碧波的祖母是信阳当地的名中医。张碧波的父亲在家乡行医多年后定居焦作,是主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专科医师,后潜心钻研中医针灸,并应用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

在家庭的影响下,张碧波从小就对中医针灸兴趣盎然。五六岁就在父亲胳膊上扎穴位,并开始练习中医基本功,学经典,背口诀,15岁开始跟着父亲行医。

到了青年时期,张碧波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1985年毕业后继承家传,至今一直致力于中医临床事业。因其勤奋好学,又颇具天资,被国家名老中医赵清理收为关门弟子,跟随老师潜心研习医理、药理,并兼容各派之技法,心闲手敏、运用自如。

张碧波说:“西医没有经络的概念,在中医人的眼中,经络像看不见的江海河溪,是气血运行的路径。而气是存在于人体中无形的精微物质,与血对举,维持着脏腑功能。人体的气血在经脉中运行,达到某种平衡。如果平衡被打破,人就会生病。”

“针通百脉扶正气,灸调气血祛顽疾”。张碧波认为人体自带“大药”,穴位就是“药物”,每个穴位就是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穴位组成就是针灸处方。通过针刺腧穴,可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的气血功能,重新恢复这种平衡。

有生之年张碧波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多年后,当中医针灸行遍全国、风靡世界之时,河南省能作为世界中医针灸行业之中心;真切希望多年后,能有更多的河南人民享受到绿色、无痛、治本的中医针灸医疗服务,使“河南成为世界中医针灸交流的中心”;真切希望多年后,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河南中医针灸能够作为一张中外文化交流的靓丽名片。


记者:王保权

编辑:梁景芝

统筹:梁艳

相关新闻

今天河南 356名个人和63个单位受到表彰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4.29 2253

从洽谈到签约仅用6天 展现招商引资的“荥阳速度”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4.29 2331

民警樊树锋同志的感人故事要被拍成电影啦!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4.29 2328

为郑州人定制的APP
下载查看更多资讯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