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八点,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
《城市24小时——郑州》,
在520这天,
用镜头解读郑州的城市之美。
郑州火车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晨光微曦中热气氤氲的胡辣汤、
梨园春里高亢悠扬的豫剧曲调,
还有......
“东区刘德华”???
没错,纪录片中,郑州人民广播电台FM91.2郑州交通广播主持人张弛不仅现身还献声!
“那红砖墙的旧厂院以及路边老店,是我最初的懵懂期许和温暖......”片尾的这首歌,就来自张弛的首支单曲《郑州晚安》。
“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自豪、骄傲!”想到当时的场景,张弛笑容满面。
央视工作人员通过912热线找上他时,张弛刚开始不敢相信,“我还旁敲侧击问他需要交钱吗?没想到真的是要我参与央视纪录片的录制。”
原来央视是通过张弛出演的话剧《关虎屯的艳俗生活》发现了这颗耀眼的星星。
录制结束后,张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递交了一首自己2017年发行的单曲《郑州晚安》,没想到......
歌比人红!
很快,央视将这首歌定为《城市24小时——郑州》的片尾曲。
话说,广播主持人不仅会唱歌,还能发单曲?
在郑州电台没有什么不可能!
从一名电台主持人,到能播会唱的“全能王”,在郑州电台工作的五年里,张弛开过个人演唱会、演过话剧电影,可谓收获满满。郑州电台在媒体融合上做出的众多尝试,不仅打造出了一批业务熟练的主持人,还为他们搭建了展现自我的广阔平台,让主持人成为个顶个的“流量担当”。
厚积才能薄发。2017年,在歌唱界崭露头角的张弛被《郑州晚安》的曲作者黄雷涛相中,担纲主唱。
“当时《成都》这首歌正火,满大街的人都在唱,我觉得郑州有郑州的精神、郑州的美,也该有一首郑州的歌,让更多的人爱上郑州。”带着这种想法,“郑漂”张弛迅速在这首歌中找到了“共鸣”。
他们说少林寺,离郑州不远,可我一次也没有去过嵩山
这是张弛最喜欢的一句歌词,“郑漂”这五年,他虽然没有到各个景点打卡,却在奋斗中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我刚来郑州的时候,地铁1号线刚刚建成,从1号线到2号线到现在的5号线,出行方式不断改变,就感觉自己跟着郑州一起成长。”
时隔两年,这首讲述郑州的歌被全国的观众听到,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正如纪录片《城市24小时》所表达的,郑州这座城市见证了每个人的成长和梦想,而张弛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郑州的深深爱意。
关于这部记录片
关于这座城市
关于郑州的故事
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记者:张杭、王妍斐
编辑:王妍斐
统筹:乔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