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黄河醉郑州——惠济篇:“运河明珠”绽新彩
郑州音乐广播      2020-09-15 15:39 7132

决昆仑,穿峡谷,一路向东的黄河在这里展现出平静怡人的“母亲”胸怀。

这里,是郑州的北大门——惠济区,三全汤圆、思念水饺、陈砦花卉双桥基地在此兴业,并作为美食花卉豫军“代表”,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舳舻相会,赡给公私”。这里曾是繁华的运河枢纽,作为隋唐大运河中枢河段的通济渠郑州段,201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横跨运河古道的惠济桥,记载着荥泽枢纽当年的荣光。

站在黄河大堤极目远望,横跨黄河波涛之上、面貌各异的几座大桥犹如长虹卧波,雄姿英发。它们建设于不同的历史年代,各衔使命,目的是解决郑州北方门户交通阻滞难题,让黄河两岸跨越天堑变成通途,如今较早修建的黄河老桥已经光荣退役,年轻的新桥在中原地区交通大动脉中担当重任。它们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无言讲述着黄河岸边这方水土中流击楫的光阴故事,将自强不息的黄河精神传承发扬。

围绕三大功能定位,惠济区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牢记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殷殷嘱托,惠济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启了黄河战略发展的新征程。

71.4公里长的黄河标准化堤防郑州段,在惠济区就有27公里,占据了郑州主城区临黄河区域的绝大部分。惠济区在黄河国家战略发展中分量重,被赋予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的重任。围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惠济区编制了三年行动计划,形成生态保护、流域综合治理、污染防治、水利工程、文化工程和高质量发展七大类别。

以黄河生态保护全域治理为统领,全面推进黄河滩地综合整治,加快流域生态修复重构。启动建设郑州黄河滩地公园,密织路网,贯通水系,建设滩区公园生态慢行景观道和黄河观景点,推进滩地生态修复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据了解,黄河海事观景点将于本月建成,开启与游客的美好初见。

高水平打造郑州市惠济区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区示范段。按照“绿山、美堤、修滩、治河”总要求,贯穿“蓝绿交融、城绿融合、城河融合”设计理念,打造以绿色为底蕴,以花径为纽带,以休闲慢生活为主题的沿黄生态廊道,目前,示范区示范段已具雏形,黄河观光路一期工程已于今年上半年完工,成为市民喜爱的旅游打卡地。

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讲好“黄河故事”。谋划建设荥泽古城、大运河国家级文化公园、黄河国家博物馆等重大项目,荥泽古城和大运河国家级文化公园被纳入郑州市黄河国家战略32个核心项目之列,发挥黄河文化、大汉文化、运河文化三大历史文化特色优势,积极融入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带建设,向着打造文旅融合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进发。

国家战略一周年,黄河岸边日日新。围绕“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三大功能定位,惠济区凝心聚力推进核心区示范区建设,全年谋划重大项目118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1亿元。这个昔日璀璨的运河明珠,沐浴重大国家战略的春风,必将更加光华璀璨,荣耀归来。

黄河铁路桥

黄河南岸风物新


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地带,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点。黄河像一条昂首的巨龙,在流经千里之后,冲过邙山山口,一路穿过黄淮海大平原,奔向渤海。

这里就是坐落于黄河南岸的惠济区,五千年黄河水滋养了这方土地,也在这里留下了记载着人类文明缘起和演变的众多历史遗迹。2014年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纪庙丰碑、黄河古渡、岳山耸翠、隋堤烟柳、鸿沟暮云、广武晴岚、惠济长桥、古城牧唱组成的“荥泽八景”,成为中原历史文化的经典记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去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凭借浩荡东风,围绕“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三大功能定位,惠济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拉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的大幕,将惠济儿女建设母亲河的青云之志,铭刻在历史的新时空中。

七堡村附近的黄河生态廊道示范段

黄河滩区蝶变美丽公园

九月初的黄河岸边,阳光不躁,秋风正好,郑州黄河滩地公园黄河海事观景点建设工地,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工地上飘散着木材的淡淡香味,施工人员正在用它搭建游客服务中心。

采访第一站,记者就深深感受到惠济区落实黄河国家战略的速度与激情。项目现场,见到了郑州黄河滩地公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赵红勋,长期在黄河边工地上“浸泡”,阳光河风将他的脸晒成了健康的黑红色。

赵红勋告诉记者,黄河海事观景点是郑州黄河滩地公园建设的三个观景点之一,同步建设的还有黄河南裹头广场观景点和黄河惠武浮桥观景点,三大观景点分别以石质、木质和土质为基调,各具特色,满足人们观黄河亲黄河体验黄河的游憩需要。据了解,黄河海事观景点主体工程本月将建成迎宾,开启与游客的美好初见。

黄河流经惠济区段总长度大约27公里,在南岸形成了近10万亩的黄河滩区湿地。自2016年以来,惠济区连续5年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持续开展黄河滩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特别是从2018年开始,惠济区以治理黄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的“四乱”为突破口,对滩区内的积存垃圾、违规仓储、私搭乱建、违规“农家乐”“渔家乐”以及违规娱乐设施项目进行了彻底清理,使黄河滩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恢复和改善。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牢记总书记嘱托,按照省市发展规划要求,惠济区开启了黄河滩区“大保护”“大治理”进程,高标准谋划建设郑州黄河滩地公园。曾经杂乱的黄河滩地,经过生态修复与重构,将以美丽容颜呈现在人们面前。

郑州黄河滩地公园西起江山路,东至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南至黄河大堤南侧S312合围区域,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要求和“北静”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项目,也是展示黄河自然景观、生态保护水平、文化特色和高质量发展成就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公园建设按照浅滩、中滩、高滩“三滩分治”理念和“慢行系统先行、节点推进、水系贯通、分区实施”方案加速推进。生态慢行系统由三级路网、21条景观道、3处观河景点组成,目前,黄河观光道路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21条景观路正在建设,黄河滩地生态修复区、黄河生态农业示范区、黄河国家湿地公园3个先行区也在同步推进中。

惠济区夜景

打造沿黄生态廊道最美风景线

行走在初具规模的郑州市惠济区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区示范段上,彩色的自行车标准赛道两边新栽植的各类树种郁郁葱葱,清爽的秋风吹来,满目翠绿让人心旷神怡。

郑州市惠济区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区示范段今年6月5日开工建设,施工人员克服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诸多困难,夜以继日地追赶工期。目前栽植乔灌木60余个品种、1.2万余株,并在反季节绿化种植中,确保林木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显示了建设者的实力。

负责该示范段工程建设的惠济区林业和园林局工作人员冯俊志向记者介绍说,惠济区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区示范段是郑州市沿黄生态带整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讲好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发展故事的重要节点性工程。这条沿黄生态廊道西起洛阳偃师市,东接开封龙亭区,长158公里,南至黄河大堤以南500米,北至黄河河道,面积约550平方公里。

沿黄生态带惠济区示范段工程自西向东划分为西部邙岭山水观光区、中部城河融合区、东部湿地生态修复区,“绿山、美堤、修滩、治河”是沿黄生态带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

“堆丘、理水、植林、通廊、融文”,经过园艺师娴熟造景手法的运用,惠济区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区示范段从坑洼鱼塘变身“绿色为底、花径为纽”的生态景观道。以中原本土树种白蜡为景观树打造的国标自行车骑行道,明年便可绿树成荫,以日本早樱树种为特色打造的樱花慢行道,明年将是一片粉色的灿烂花海。

黄河大堤景如画,此处风光最动人。

秋高气爽,到沿黄生态廊道惠济区示范区示范段走走看看,这里自然多彩的森林植物群落、蜿蜒曲折的景观步道、智能温馨的服务驿站,将会让你的黄河行美不胜收。

双桥花卉基地

弘扬中原文脉讲好黄河故事

黄河赋予了惠济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

走进惠济,仿佛置身于华夏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炎黄二帝结盟开启中华民族融合的序曲;商代最早的书写文字朱书文字,与甲骨文一脉相承;楚汉相争鸿沟为界,纪信舍身诳楚,成为功盖三杰兴汉第一人,荥泽八景与清明上河园一脉相承,并称为中原文化经典之粹……

围绕黄河文化、大汉文化、运河文化三大历史文化特色,努力打造以文化为特征、以旅游服务为主体功能的城市核心板块,打造黄河文化主地标,为讲好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的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惠济区锚定文化发展目标。

“大运河文化片区是连接主城区与黄河的关键节点,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也是沿黄文化旅游带的重要游客集散中心和‘会客厅’。”惠济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大运河文化片区设计理念立足“北静”定位以及文旅文创产业,彰显大河气派和北方地区文化特点。

7月24日,重大文旅项目黄河天下文化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通过演艺等沉浸式文化体验集聚旅游人气,使周边景区由单一性旅游观光转变为涵盖多业态的文化深度体验型景区组团,演绎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绚丽灿烂。

据了解, 黄河国家博物馆选址已定,惠济区下半年将重点加快荥泽古城和大运河文化片区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形成一批具有黄河文化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文旅产品。

花卉产业提升惠济整体景观形象

高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城区焕彩

深山出俊鸟,水深潜蛟龙。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区域优势,吸引着知名企业和优势产业到黄河南岸落户。

7月20日,在上海举办的郑州市“长三角区域合作”市情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惠济区签约苏宁智慧零售结算项目和浩鲸城市大数据研发产业基地项目,揽金110亿元。苏宁智慧零售结算项目将建设总部大厦、黄河文化主题街区、第四代科技住宅社区等;浩鲸城市大数据研发产业基地以打造新制造、新科技、新服务、新消费为主要方向,建成后可吸纳6000人就业,达产后年产值约10亿元。

“东花西走,南花北运”。在疫情复市后,陈砦花卉双桥基地交易量逆势飞扬,成绩喜人。今年七夕前两周,双桥基地鲜切花交易量1245.9万枝,比去年增加137.4万枝,增幅12.4%;玫瑰到货量约620万枝,比去年增长14.81%,比2018年增长72.22%。陈砦花卉集团总经理陈新有告诉记者,花卉业并非刚需产业,复苏代表了社会经济的加速回暖,市场从业者对未来经济向好充满信心。

沿黄观光道路

据了解,惠济区正在加快推进中原花卉科技博览园建设,将其打造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花卉基因库、最现代的精品花木生产示范中心和最活跃的花卉交易中心。未来的“花卉豫军”不再是流通商这个单一角色,而是要谋求全产业链的话语权和链主地位。

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技创新中心暨河南省细胞治疗集团落地惠济;惠济宜家家居开业客流如梭;三全思念食品企业龙头昂起…… 惠济区持续释放产业活力,积蓄发展动能。

围绕起步区建设,惠济区编制三年行动计划,谋划生态保护、流域综合治理、污染防治、水利工程、文化工程和高质量发展等7大类,并全部纳入郑州市重大项目储备库。

隋堤烟柳俱往事,黄河岸边风物新。

织就大河千般秀,无远弗届笃且行。

随着黄河国家战略的推进,一系列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未来,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北区门户必将更加流光溢彩,活力澎湃。


大赛通过参赛选手的镜头,与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牟县旅游局、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郑州市黄河文化旅游协作体、FM94.4郑州音乐广播相结合,通过#大美黄河·醉郑州#这样一个话题使赛事在抖音平台乃至全国短视频平台成为一个大热话题。  

   大赛+文化,在内容方面,赛事以挖掘参赛者发现美,记录美为主要的方向,通过流行的抖音短视频,带领参赛者走进郑州的风土人情,从文化、黄河、旅游、艺术等不同角度去抒发对郑州的情感表达。

   大赛+网红城市,在宣传方面,用短视频多角度展示大美郑州新形象、新变化,通过拍摄抖音视频宣传郑州,展现平安郑州、美丽郑州、文明郑州、幸福郑州的形象助推郑州成为一座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网红城市”。

参赛规则,内容积极向上,主题健康积极,作品理念创新。参赛作品须凸显黄河文化旅游特色,可先将视频作品发表在短视频平台上加话题,同时参赛者通过944公众号,了解报名渠道,把作品上传源文件,并提交作者资料、作品链接等相关信息(包括完整显示参赛作品点赞量、转发量、评论量的页面截图) 评选方式,比赛时长周期为一个月,截止至10月10日根据参赛作品的点赞量、转发量、评论量的页面截图发送至zzyhlyxc@163.com邮箱,并由大赛组委会专家评议团来确定十个入围作品以及三个作品为冠亚季军(同一作品最多赢取一次奖励)。



作品产权说明

所设计的作品必须为原创,并且为首次发布。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况出现,将由设计者承担所有法律责任,主办方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视频内容完整,报名提交的照片及视频必须拥有所有权或经由所有权人授权,对因照片及视频产生的纠纷由参赛者本人承担;所有作品在征集期间不可一票多投;内容相同(雷同)的稿件,选取收到时间排前的作品;拍摄手法不限,画面要清晰连贯,内容要有完整性,比赛禁止恶意拉票、刷票;违反规则的投票,主办方有权封ip,剔除非正常数据,取消选手资格等;凡获奖作品,主办方完全拥有该作品(含剧本)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使用权和发布权等,并有权对作品进行修改、组合和应用;本次征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参加此征集活动者被视为同意以上声明。

部分来源:郑州日报、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郑州音乐广播 新媒体中心

编   辑:海   龙

编   审:一   菲

总   编:田   歌


官方抖音 欢迎点赞+关注
明星娱乐八卦
抖音搜索【郑州音乐广播】【百万音乐大赏】
原创保安父子系列幽默剧
抖音搜索【保安父子】



相关新闻

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9.15 2137

【方总来了】第43集:黄河“拍了拍”你,说我美吗?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9.15 20135

张纪中将参2020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现实题材电影创作论坛

郑州音乐广播 9.15 2072

为郑州人定制的APP
下载查看更多资讯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