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读书会# 从沙城到绿城
郑州音乐广播      2020-10-20 19:36 10553


郑州刚解放,市内没有公园,没有城市苗圃,只有77棵行道树,只有居民院中极少散生刺槐和毛白杨。近郊遗留下来一些绿地,也是寥寥无几。当时的风沙有多大?20世纪40年代,郑州有家报纸叫《风沙晚报》,并且有个专栏叫《沙城风貌》,就连郊区带有“沙”字的村庄都有好多,比如白沙、白沙门、白沙村、沙门村、沙庄、沙张村、沙坡池村,据一些老人回忆,现在的人民路以北,是个沙窝的世界,风沙肆虐时,行人无法站立、走路都困难。

说起郑州的治沙行动,不能不说两个人,一个是治沙专家冯钟粒,另一个是当时的郑州市副市长史隆甫。

从1951年春季造林后,郑州市首先在于砦建立了一个90亩地的苗圃,春季就育苗30亩;冬天,又在关虎屯建立了480亩的苗圃。在建立林场和苗圃过程中,林场工作人员没有办公地点,天天无处落脚,他们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办公。经常在农民家里,蹲着或趴在床上写计划、写总结、写汇报材料。从市区北部的桑园村林场到市区西部的于砦苗圃,步行往返40公里。

1954年秋季,副市长史隆甫亲自组织和主持制定了郑州市绿化规划,并组成了由省市7位专家参加的规划小组。为了做好规划,史隆甫带领规划小组,乘上吉普车,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先后考察了黄河大堤、邙山、三李3个沙区,以及市内的金水河两岸、人民公园、碧沙岗陵园等处。最后集中在关虎屯林场两个多月,正式完成了郑州市绿化规划的蓝图。其中规划市区行道树以悬铃木为主,也就是法桐。

法桐的故事,选自《郑州壮丽七十年》,播讲主持人田歌

1955年春季,郑州首先对行政区的道路和庭院进行绿化。当时,确定在金水河大道、人民路、花园路、经五路、经六路、纬一路、纬二路、政一街、政二街栽植悬铃木。郑州林场专门派人到南京、杭州购买了悬铃木树苗。

西区的基建和绿化工作起步于1955年。1955年7月郑州国棉一厂开工典礼前,林场冯钟粒带领两名花工对郑州市第一个新建的大型工厂进行庭院绿化、栽树栽花、铺设草坪,因此,后来郑棉一厂成为西区企业绿化建设的第一个示范点。

碧沙岗公园,1957年开放。

紫荆山公园,1964年开放。

金海公园,1960年筹建,1961年自然灾害严重,金海公园停建,后河卢村的土地归还给生产队。

1959年建国十周年时,有一批外宾本来没有在郑州停留的计划,当他们从空中看到郑州的绿树时,便临时决定下飞机,看看郑州这个初显的绿城。当年12月26日,全国绿化先进单位表彰会在无锡召开,郑州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当时的市委书记王黎之在报纸上介绍《郑州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将来郑州市,是森林过去有闹市,闹市过去是森林。这是个森林城市规划,园林化的城市规划,绿色的海洋,美丽的城市。”

执笔:张清献

编辑:朱奕安

播讲:花翀

新媒体编辑:张敏、佳乐


郑州音乐广播 新媒体中心

编   辑:芒   果

编   审:一   菲

副总编:佳   乐

总   编:田   歌



官方抖音 欢迎点赞+关注
明星娱乐八卦
抖音搜索【郑州音乐广播】【百万音乐大赏】
原创保安父子系列幽默剧
抖音搜索【保安父子】




相关新闻

10月22日起 副驾驶不系安全带将被抓拍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0.20 2338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河南省交通发展集团累计承担高速公路项目40个 总投资2387亿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0.20 2094

六稳六保惠民生,郑州是这样做的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0.20 1776

为郑州人定制的APP
下载查看更多资讯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