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万里行】不诚信诉讼终将“自食苦果”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2020-12-28 17:55
2307次

今天下午,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依法打击不诚信诉讼情况。今年以来,郑州市两级法院针对不诚信诉讼行为共做出司法罚款决定89起,处罚对象既有自然人,也有银行等专业机构。
据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玉华介绍,通过对案件的调研分析,不诚信诉讼行为呈现涉及案件类型广、诉讼程序阶段全、诉讼参与人串通多三个特点,特别是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由于法律关系简单、伪造证据或虚构事实容易、恶意串通难以被发现,因此成为易发多发领域。如焦某芝等伪造债务构成虚假诉讼罪案,法院经调查发现焦某芝、焦某法、孟某、李某存在恶意串通、伪造债务提起虚假民事诉讼的行为。最终被告人焦某芝四人因犯虚假诉讼罪分别被判处拘役至有期徒刑不等的刑期。
据了解,针对审判实践中出现的不诚信诉讼行为,郑州市两级法院探索防范和打击专项举措,建立诉前、诉中、诉后三阶段、全方位防治机制,加大对民间借贷案件的立案审查力度,对可能涉及“套路贷”“虚假诉讼”的案件采取立案实质审查,在立案、审查等环节对虚假诉讼嫌疑案件主动进行关联案件检索;加强诉中证据甄别,严厉打击当事人滥用管辖权异议;完善协作联动机制,法院与金融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和行业主管部门形成“职业放贷人”信息互通,构建全市范围内公检法司联动查处网络,形成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合力。
记者:孙大康
编辑:梁景芝
统筹:李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