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沿着黄河一路向西,千余里,皆风景!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2020-12-30 15:58 1740

驴友们有福了!河南发布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小目标,2021年将在黄河干支流打造3.6万亩生态廊道,任务完成后,黄河生态廊道将初步实现全线贯通。未来,沿着黄河一路向西,从三门峡的灵宝市到濮阳市的台前县,沿线700多公里,驴友们将一路有美景相伴。

  记者12月30日从省林业局获得的消息,按照构建堤内绿网、堤外绿廊、城市绿芯的区域生态格局,2021年,我省要加快黄河生态廊道建设,黄河流域9市1区(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三门峡市,济源示范区)将在黄河干支流完成3.66万亩的黄河生态廊道建设任务,增加黄河干支流两侧绿量,做到应绿尽绿,实现黄河生态廊道全线贯通。

  

  开封市龙亭区柳园口乡黄河岸边成片的生态林带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据了解,在今年出现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我省统筹推进“上段治山、下段治滩、全域建廊”,实现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良好开局。今年3月,郑州、开封、洛阳、新乡、三门峡、焦作、安阳、濮阳等8市同时启动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实施包括生态涵养、湿地保护、田园风光、文化展示、旅游休闲、高效农业等功能的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工程18个,并同步启动了郑州、开封、洛阳、新乡、三门峡5市的生态廊道示范工程建设。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已完成沿黄生态廊道建设120公里,造林7万余亩。

  省林业局生态建设修复处处长孔令省表示,黄河生态廊道是贯穿我省的重要生态绿带,将把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工作放在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大局中通盘考虑,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施工实施。在生态廊道建设中,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宜宽则宽、宜窄则窄,优化黄河生态廊道树种、林种和林分结构,打造沿黄森林生态网络,把黄河生态廊道建成绿色廊道、生态廊道、安全廊道、人文廊道、幸福廊道,打造我省“绿色名片”。


  延伸阅读>>>

  生态廊道长啥样?

  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涉及三门峡、洛阳、焦作、郑州、开封、新乡、濮阳、安阳、鹤壁9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共29个县(市、区),为确保建设质量,省林业局专门出台了《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标准》进行规范指导。

  生态廊道啥功能?

  ——建设绿化道、安全道、生态道、人文道、幸福道

  生态廊道将以增加黄河两岸生态“绿量”、提高森林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增强沿黄森林水源涵养、防治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为重点,高标准建设河、坝、路、林、草有机融合的生态体系,积极打造左右岸统筹、山水河林路一体、文化自然融合、沿线全境贯通,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复合生态长廊,为建设幸福河筑牢生态屏障。

  大堤内外咋分工?

  ——打造堤内“绿网”、堤外“绿廊”、沿黄城市“绿心”

  在滩区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湿地公园,发展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生态草场和优质林果业,构建堤内“绿网”。

  在大堤外侧建设宽度500米的林带,完善沿黄综合防护林体系,打造堤外“绿廊”。

  开展沿黄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乡村建设,加强与沿黄城市之间生态空间的贯通联接,打造沿黄城市“绿心”。

  《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标准》要求,要在“点”上彰显特色,在“线”上强化贯通,在“面”上注重统筹,把不同河段廊道连起来,把沿黄公园、湿地、景观串起来,注重与南水北调中线、明清黄河故道、大运河等生态廊道相衔接,打造连续完整、功能多样、景观多彩、绵延千里的绿色长廊。

  

  三门峡部分建成的黄河生态廊道已成为旅游线路。

  全线功能定位都一样?

  ——中下游各有不同

  中游、下游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各分两段进行规范。

  中游部分,从灵宝豫陕交界至小浪底水库大坝,功能定位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确保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生态安全,恢复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丰富生物多样性,形成重要生态屏障,打造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此段生态廊道建设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为主的防护林,推进多树种混交,合理发展森林旅游、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从小浪底水库大坝至桃花峪,功能定位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景观游憩,构筑城市生态屏障,将建设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经济林和风景林,合理发展森林旅游和优质林果产业。

  下游部分,从荥阳桃花峪至兰考东坝头,定位为生态防护、文化弘扬、休闲观光,打造城市后花园。从东坝头至台前豫鲁交界,定位于生态防护、生态经济、休闲游憩,以优化区域生态防护体系。

  生态廊道能咋美?

  ——树种选择很讲究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主要选用冠幅大、干形好、树形美观、枝叶茂盛、深根易活、防护能力强、抗逆性强的乡土乔木树种。同时,注重选用珍贵树种、常绿树种,珍贵树种比例不低于3%,常绿树种比例不低于30%。在鸟类迁徙通道和鸟类栖息地,种植鸟类食源植物。

  优化树种结构,合理搭配观叶、观花、观果、观形植物以及针叶与阔叶、常绿与落叶树种,实现廊道绿化向美化、常绿化升级,丰富绿化层次,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生态走廊。

  配套设施有没有?

  ——游径驿站都会配

  考虑到我省黄河沿线既有平原又有山区,游径的设计也因地制宜。平原区设步行道、自行车道或步行骑行综合道,步行道宽度一般为2~3米,自行车道宽度一般为3~4米,步行骑行综合道宽度一般为8~10米;山区丘陵区设步行道,宽度一般为2~3米。

  在廊道的连接线,可借用县道、乡道、村道等道路,但累计长度不超过游径总长度的10%。

  黄河生态廊道上的驿站设计为三个等级。一级驿站是沿黄生态廊道管理和服务中心,承担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功能;二级驿站是沿黄生态廊道服务次中心,承担售卖、租赁、休憩和交通换乘功能;三级驿站作为使用者休息场所。

  一级驿站宜结合景区或旅游区服务中心、大型村庄、交通接驳点进行设置,间距15~20公里;二级驿站宜依托森林小镇、森林乡村、主要村庄、重要串联节点、生态观光园进行设置,间距5~10公里;三级驿站根据功能需要灵活设置,间距3~5公里。

  驿站设施包括管理服务设施、配套商业设施、游憩健身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停车设施、预警信息发布设施等,不同级别的驿站服务内容有所不同。最低级别的三级驿站也有活动场地、休憩点、厕所、垃圾箱、无障碍设施等。


编辑:梁景芝

统筹:梁艳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新闻

2020年度“育鹰计划”(第三批)项目名单发布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2.30 1719

河南省疾控中心: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健康提示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2.30 1772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带你感受亮点与泪点!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2.30 1917

为郑州人定制的APP
下载查看更多资讯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