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新年第一天,郑州双源无轨电车B2区间正式开通试运营。阔别了11年之久的无轨电车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重回人们的视野,“双源无轨”的新型运营模式,让记忆中的“大辫子”在性能与舒适性上又有了质的飞跃。
上午9:20分,B2区间新型“大辫子”电车缓缓驶出公交场站,12米的车长、流线型的车身设计,给人极具动感与视觉冲击力。
据介绍,此次无轨电车采用的交通运行模式为“动力电池+线网”的双源动力系统。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利用线网供电进行行驶,在无线网路段可利用自身配备的锂电池组进行动力供给,脱线行驶可达百余公里。车辆还配备有二代隔离DCDC变换器,实现线网高压系统和整车高压系统的物理隔离,整车安全性能显著提高。
备受关注的“大辫子”也是此次升级中的最大亮点之一。车身顶部的集电杆装置采用最前沿技术,具有一键自动升降功能和自动捕捉线网及脱网自动快降的功能,一键自动捕捉系统具有图像识别功能,能够在雨、雪、雾、沙等恶劣天气及夜间依然灵敏有效。并且在驾驶室内,驾驶员可以直接从屏幕中观察到集电杆状态,并进行升降操作,再也不用走出驾驶室进行人工脱线复位。
除了科技化的智能升级,新型双源无轨电车在人性化、便捷性方面也秉持了纯电动公交车的优良特性。零污染零排放,静音平稳,车内的手机充电接口以及安全。
作为快速公交系统的补充力量,此次投入使用的50台双源无轨电车,线路设置从农业路西三环沿农业路行驶至农业路中州大道,沿途进入农业路快速公交站台停靠,乘客可在站内实现同台双向免费换乘。
全程线网设置在农业路高架桥下,不影响城市上空美观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了线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边行边充的能源供给方式,大大节省了公交场站建设充电桩的程序。只要运营需要,随时都可上线行驶,极大地增强了公交线网运转速率的灵活性。同时纯电动的能源供给,真正做到了零污染零排放,成为城市环保攻坚的又一强大助力。
B2区间具体情况
首末站:上行 西三环化工路——中州大道站
下行 中州大道站——西三环站
运营时间:6:00-21:30
单程:12.5公里 发车形式:对发
票价:1元 IC卡适用范围:A、B、C、D
惠民措施:BRT站台同台双向免费换乘
沿途站点设置:
上行:西三环化工路、西三环西流湖路、西三环站、电厂路站、冉屯东路站、嵩山北路站、天明路站、东三街站、文化路站、博物院站、花园路站、政七街站、经三路站、东明路站、中州大道站
下行:中州大道站、东明路站、经三路站、政七街站、花园路站、博物院站、文化路站、东三街站、天明路站、嵩山北路站、冉屯东路站、电厂路站、西三环站
“大辫子”电车发展历史
1979年4月30日,郑州市无轨电车试运通车典礼举行,5月1日,首条无轨电车线路101路正式开通,由省人民医院发车,经纬五路、人民路、太康路、铭功路、火车站、中原路、建设路至郑棉六厂。全程12.7公里的线路将郑州市内最繁华的地点串成一线。
此后的几年间,又相继开通了102路、103路、104路、105路等电车线路,线路总长接近50公里,一度成为当时交通出行的主力军,承载了城区客流的近半壁江山,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
为配合城市的不断升级改造,2010年1月3日,无轨电车全线停运,暂别历史舞台。
2021年的1月1日,历经11年的休整准备,无轨电车再次回归大众视野。
记者:杨阳
编辑:刘榕
统筹: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