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红色郑州】巩县原来不属于郑州,金海区在哪儿,你知道吗?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2021-06-22 17:23 2984

图片

揭秘红色郑州


百年风雨奋进,红色薪火相传。从马克思主义在郑州萌芽,到抗日烽火熊熊燃烧;从黎明前的黑暗,到新时代的曙光;从诞生“二七精神”的英雄城到崛起黄河岸边的大都市……红色基因,为古都郑州烙下最深刻、最鲜明的印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郑州广播电视台联合中共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郑州市档案馆、郑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推出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揭秘红色郑州》,揭开尘封的记忆,为您讲述红色郑州的故事。

图片



图片


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郑州市实行市带县体制改革。那么,什么是市带县体制?该体制的实行对于郑州发展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今天,就带你了解郑州市带县体制改革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市带县体制:


市带县体制是指以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作为一级政权来管辖周边的一部分县、县级市的体制。这种体制的形成是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和政府管理一体化两个过程同步进行的重要结果。


市带县体制改革经过:


1982年,中共中央做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带县体制的决定。河南省于1983年首先在郑州市试点,随后在全省逐步推广。

 

1983810日,经国务院批准,郑州市作为全省改革试点城市,率先实行市带县体制,原开封地区所辖的巩县、登封、密县、新郑、中牟五个县划归郑州市领导。

 

图片


实行市带县体制后的郑州市,行政管辖区域包含76县。即:二七区、中原区、向阳区、新密区、上街区、金海区、郊区和荥阳县、巩县、登封县、密县、新郑县、中牟县。 这一年实行的市带县行政管理体制,和1954年河南省会由汴迁郑,是郑州市建国以来两个最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标志着郑州在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图片

▲上世纪80年代郑州巩义的工厂街


实行市带县体制后,拉大了城市框架,加速了城乡统筹发展。仅在1986年,就有2400多个城乡联合项目付诸实施;农村从城市引进资金3.4亿多元,引进设备1100多台(套)。全市初步建立起工业生产网络、商品流通网络、技术交流网络等规模不同、形式各异的经济网络。


图片

 ▲中牟官渡古战场景区


1987年3月,撤销新密区、金海区和郑州郊区,设立邙山区,下辖两个镇、六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232.8平方公里,总人口20.1万,其中城镇人口9.7万人。



市带县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图片

历史文化学者 阎铁成

市带县体制的实行,对打破河南省内的市、县之间行政壁垒和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增强大中城市实力、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片


如今
郑州发展日益腾飞,城市框架越拉越大
现辖6区5市1县和郑东新区
2个国家级开发区
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如果说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部史诗
那么
郑州正在用沉稳的历史低诉着过去
用日新月异的变化迎接着新的未来




记者:李欣洁

编辑:刘榕

统筹:刘芳  梁艳


相关新闻

​神秘仲夏夜 一起“趣”露营——“做新时代党的好娃娃”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6.22 2755

郑州市2021年“三支一扶”拟招募130名高校毕业生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6.22 2521

调整!郑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又有新变化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6.22 2499

为郑州人定制的APP
下载查看更多资讯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