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以来,郑州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天气,市区洪水东流,距离贾鲁河和象湖最近的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首当其冲,在21日清晨,最高水位竟达4.2米深,负一负二层的医疗设备、餐厅、车库和超市被淹,约有5000余人被洪水围困。停水停电没有网络信号,一夜之间医院变成了“孤岛”,成为郑州市的重灾区之一,情况紧急。洪水当前,建党100周年市直机关工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机关党委委员、宣传处处长王一用实际行动诠释一个普通党员的宗旨和使命。
7月20日下午2点左右,忙完手头的工作,王一才想起在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输水一直呕吐的妻子,给领导请假后,暴雨中他开车艰难地赶往医院。当车行至医院东北角工贸路与永顺路交叉口时,王一看到病房楼医院北门口道路两旁的车辆停放在低洼地带,即将被洪水淹没,他迅速停下车,打着雨伞迎着暴雨,蹚水逐车查找停车电话,联系电话催促车主抓紧挪车,并在马路中间阻止前往危险地带的车辆,引导车主将车有序停放在医院外东北角地势较高的工地门口。在他的统一调度指挥下,26辆轿车和2辆大货车,在暴雨过后安然无恙,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400多万元。而他却已在暴雨中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全身衣服湿透,在风雨中浑身打着哆嗦。待到当天晚上将近10点,暴雨还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道路的积水越来越深,但停放在高地的车主们还没有意识到危险临近,一个个都困守在车上,一心等着雨停。此时王一在车里打开高德地图,才发现停车的地方与贾鲁河直线距离仅有几十米远,常庄水库正在泄洪,这里非常危险。他迅速下车在暴雨中挨个敲打车窗,提醒车主们需要马上撤离到医院里面的安全地带。在他的劝说下,待在车上的32名病患家属被他深深打动,并积极配合,依次蹚着齐腰深的洪水从医院东门迅速撤离。
7月21日凌晨两点多,早已开始进水的医院楼内停水停电,整个住院部漆黑一片。第二天早上8点,大楼一层水深齐腰。断水、断电、断网、断路、断粮,此时医院彻底与外界失去联系,周边一片汪洋, 一夜之间,这里成了一座“孤岛”。和王一妻子同病房的一个小病人,安徽宿州一个12岁的小女孩,看到窗外的场景被吓哭了。王一主动上前安抚,并告诉所有病人及家属要稳定情绪,不信谣、不传谣,鼓励大家树立信心,相信政府一定会很快派出救援队伍开展营救。他还动员病房陪护家属,把身边多余的饮用水、零食和水果捐出一点,优先让没有水和食品的病人食用。7月21日下午4点左右,救援通道被打开,救援队伍送的水和食品到达医院,但劳动力不够无法进行搬运和分发,王一挨个房间动员青壮年陪护人员,临时组成救灾物资搬运突击队。尽管一天米水未进,他依然参与其中,肩扛手挑把饮用水和食品从门诊二楼辗转运至住院部十层护士站,负重步行上下楼往返多趟,他还协助护士做好食品的有序发放,优先病人、老人、儿童和妇女。
7月22日上午,病房窗外的停机坪上,共有两架直升机往返于阜外和省医之间,下午4点左右,护士站通知所有院内人员需分批次有序撤离,王一也是其中的一员。在疏散撤离期间他又忙活起来,他下楼搀扶、提行李、推轮椅、等待时协调休息凳......不停地照顾队伍里每一个行走困难的病人。这时医院门诊大厅内外已是人山人海,冲锋舟、皮筏艇往来不歇、有序救援,来自各地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蹚在水中不停地转运人员。下午五点左右,医院内被洪水围困两天两夜的病人及家属终于被安全救出。
7月23日,王一回到工作岗位,和领导同事们一起带着赈灾物资奔赴惠济区刘寨办事处又开始了紧张的救援活动。当他从小区微信群里得知自家小区受灾严重,老人、小孩和孕妇急需饮水和食品时,利用周末时间,和爱人在市区采购价值2000多元的生活物资,打车近27公里赶赴小区,通过物业把物资分发给最需要的邻居们,然后又折返奔赴在灾区重建的乡村道路上......
记者:李静
统筹:李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