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医共体,大病不出县。经过多年建设,巩义市建立了由巩义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中心,4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17家镇卫生院和310家村卫生室组成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巩义模式”。昨天,20多家中央驻豫及省内主流媒体来到巩义,深入采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
在当天上午的集中采访中,记者团听取了巩义市“五个一”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巩义模式”报告,参观走访了巩义市总医院远程医学影像中心、区域体检中心、远程心电网络中心、慢性病管理+互联网医院等重点科室,亲身体验巩义市紧密型医共体的服务模式。
下午,记者团又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巩义市总医院米河卫生院,了解当地基层群众就医的实际情况和在巩义市紧密型医共体支持下的灾后重建工作,并深入龙尾村卫生室、站街卫生院、孝义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体会分级诊疗、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给群众带来的良好就医体验。
2019年以来,巩义市扎实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聚焦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搭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依托牵头的市人民医院核心机房基础网络,建设纵向联通云平台、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横向联通医疗、医保、公卫、妇幼、非税系统的医疗专用网络,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网络通路,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式互联互通。
通过建设巩义市医共体信息平台,整合医疗机构开展的医疗业务资源,建设远程会诊、心电、影像、检验等十大中心,深度推广“基层检查+县级诊断”,并上线诊间支付功能,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巩义市还为基层医生上线AI智能辅助诊疗系统。配备专业知识库,大大降低基层误诊漏诊概率。2020年共为15余万人次提供了远程诊疗服务,为群众节省就医时间超过60万小时,节省医疗费用3000万元以上。
此外,经过资源整合,巩义市人民医院慢性病科、高血压科、内分泌科融合心电、血糖、远程会诊等中心成立了医共体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并在每个卫生院建设健康小屋,卫生室设置健康角,投放远程血压及心电设施200余台,检测结果实时上传医共体健康服务中心,完善慢病病人健康档案数据库。通过采集动态数据,对患者病情进行科学评估、研判,对高血压患者实行分级管理,高危病人由市医院专家科学制定治疗方案,病情稳定后转回基层;对中低危患者指导规范用药及自我管理,上下联动,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得到规范化治疗和科普宣教,使健康关口前移,不断降低慢性病人的发病率和住院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
下一步,巩义市将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急救站建设;充分发挥一体化管理优势,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为突破口,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以“互联网+医疗健康”为平台,实现防、治、管一体化的健康管理。为群众提供更普惠、更高效、更便捷的健康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真正把紧密型医共体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记者:曲鹏飞
编辑:刘榕
统筹: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