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音乐旅程】带你打卡「嵩阳书院」的前世今生
郑州音乐广播      2022-05-27 10:02 15970

图片
图片

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市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这里山峦环拱,清雅静谧,建筑古朴雅致。嵩阳书院以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和理学发源地而闻名于世。

图片


嵩阳书院前身为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的嵩阳寺,五代后唐时改为书院。南宋王应麟《玉海》把嵩阳书院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应天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

图片
图片


现在的嵩阳书院经多次增建修补,基本保存了传统书院的建筑布局,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保存清代建筑26座。沿中轴线布置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除道统祠为歇山顶以外,其它建筑均为硬山卷棚布瓦顶,具有河南地方建筑风格。

嵩阳书院建筑体量适中,青砖灰瓦,古朴雅致。另外,嵩阳书院还保存有东魏以后石刻15品、古树14株等文物遗存。


图片


嵩阳书院的建筑布局,与嵩阳书院的职责是密切相关的。嵩阳书院有三项职责:讲学、供祀、藏书。


嵩阳书院刚开办时的目的:一是避免战乱的影响,二是学者追求隐居生活。随着官府的重视,官员的加入,影响的扩大,使得书院的教学与科举联系渐趋紧密。因此,书院建筑的讲堂与考场等在建筑布局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除了嵩阳书院中轴线上的五进代表性建筑外,嵩阳书院还有博约斋、敬义斋、三益斋、四勿斋、考场、蒋公井等。书院的建筑命名上,也突出显示了封建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学思想的影响。


来源:遇见郑州




点我

查看

图片


中岳嵩阳寺碑:现立于嵩阳书院牌坊内小广场的阶梯下东侧,刻立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年),碑高3.05米,宽1.10米,厚0.26米。整座碑设计独特,雕刻精美。


图片


碑身下半部为八分隶书撰写的《中岳嵩阳寺碑铭序》,全文共956字,有专家称其为“汉后唐前隶书之冠”。碑背面分12层,雕刻佛像94尊,是研究中国古代浮雕艺术和书法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


图片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碑通高9米,宽2.04米,厚1.05米,是嵩山地区最大的石碑。碑系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刻立,主要记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唐著名书法家徐浩八分隶书,其字态端正,一笔不苟,刚柔适度,笔法遒雅,是书法之珍品。碑的背面和两侧有欧阳永叔跋文和游人题词。石碑由三部分组成,碑下部为精雕长方形石座,四面刻有十个石龛:前后各三,两侧各二,龛内十座浮雕武士像。中部碑身上刻碑文。


图片


汉封“将军柏”: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三将军柏毁于明末。


关于将军柏树龄一直是个神秘的话题。该树从受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赵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赞美诗句。经林学专家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树龄有45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



嵩阳书院格局紧凑,功能完善,作为中国最早的传播儒家理学学说、祭祀儒家圣贤和举行考试的书院,对儒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对研究我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标本意义。

相关新闻

今天起 郑州各汽车站有序恢复省内班线客运、包车客运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5.27 6620

【能力作风建设年】郑州市公安局便衣警察支队:转作风,提能力,抓盗贼,保平安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5.27 6118

今天起 郑州地铁5号线全线车站恢复正常运营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5.27 6741

为郑州人定制的APP
下载查看更多资讯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