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卖东西,却教急救知识,这样的地摊您见过吗?最近,郑州街头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急救地摊”,每到夜幕降临,志愿者们就会免费给附近居民传授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等急救技能,成为城市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晚上七点半,记者在位于西三环长江路的长江公园看到,“急救地摊”已经出摊,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正利用模拟假人演示、讲解心肺复苏术的要点,吸引了不少过往行人围观、学习。
“带孩子出来玩,刚好路过这儿,就想看一下学习一下,学会之后碰到这种问题,可以及时应对。”
“这个形式很好,可以方便群众学习急救知识,如果身边有人出现了危急时刻,我也能帮一把。”
从7月8号开始,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就坚持摆摊。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呼吸道梗阻、溺水、癫痫、烧伤等常见情况的施救办法,市民都能在“急救地摊”学到。为了让急救知识传播更快、更广,“急救地摊”还在金水区、中原区开设了多个“分铺”。
队长冯海河认为,相较于传统的宣传方式,摆摊可以让市民亲身体验、上手操作,能学得更快、记得更牢。“别人摆地摊是卖钱的,我们的地摊是纯公益的,教大家急救知识,很多人都是下了班之后饿着肚子过来的,我们昨天讲完都已经10:40了。希望大家学会之后能救自己,能救他人。”
记者注意到,志愿者为方便演示急救知识,往往使用跪姿教学,再加上天气炎热,个个汗流浃背,有的连胳膊上都挂满了汗珠。但看到每天有这么多市民愿意跟着学,志愿者们觉得自己重任在肩。
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副队长李中洲说:“只要大家愿意学,我们都愿意教。”
志愿者郭卉茹告诉记者:“我们不求人人都用,但求人人都会多一个人掌握这个技能,就会多一个人的保护,说不定他就能活。”
记者:王妍斐
编辑:弓雪
统筹: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