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位普通的物理教师、班主任
到现任教务主任
河南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李竞川老师
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了26年
他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传递知识
更呵护着学生珍贵的创造创新因子
今天
让我们走近用爱心传递知识的老师李竞川
1996年大学毕业的李竞川成为了河南农业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物理教师,怀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
他刚一到校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问题,李竞川说:“学校领导让我接一个特别难管的班,因为自己年轻更容易与学生交流,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班”。
初生牛犊不怕虎。李竞川接班前备足了功课,在学生开学之前熟记了所有学生的名字,通过和任课教师交流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开学前他召集了班委会,开学后他又跟每个学生交谈,“因为年龄的优势很容易跟学生沟通。”
他与学生谈天论地,他与学生共同学习。他不是体育健将,但愿意在运动场上给学生当陪衬,也愿意在场下跟同学一起呐喊。
他不是心理专家,但愿意聆听学生诉说衷肠。也就是从那时起,李竞川老师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川哥”。
学生彭凡宸说:“我们有时候会喊他‘男神’。”
学生时小然说:“我们有时候还会喊他川川老师,我们都是他的粉丝”。
李竞川不仅在班级管理上是把好手,在教学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经常收集一些废旧物品,再经过改造,将这些废旧物品一个个变废为宝。同事张晓鹏说:“他只要有时间就会泡在仪器室,琢磨实验仪器的创新。”
李竞川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超前的教学理念,不但帮助了本校老师,而且帮助了外校老师迅速成长。
在李竞川的辅导下,金水区冠军中学的赵瑞、八中的孙雪娟、吴学利等老师的优质课分别获得全国金奖、全国银奖、省一等奖。
赵瑞说:“只要有问题问李老师,他就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给你讲解。”
26年来,李竞川老师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直至现在,和他联系的学生特别多。学生的一声节日问候、一句暖心留言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幸福。
在他的办公桌玻璃板下面,有10张照片,这是他作为班主任送走的10届毕业生。即使是二十多年前的班级,学生的故事他也如数家珍,“带过的学生,都有很深的感情,看到这些照片,就如同看到他们在眼前一样。”
作为班主任,李竞川老师都是以一个亲人或朋友的姿态出现在每一个学生面前,对学生们而言他不仅仅是老师、导师、长者,更是知己、朋友、亲人。李竞川说,把一件事做好并不难,难的是一生做好一件事,让学生和自己彼此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