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郑州之变·序化】加快“畅通郑州建设” 专家给出“金点子”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2019-08-07 16:44 2167

交通问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郑州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交通拥堵问题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了阵痛和挑战。郑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三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快智能交通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2018年底,郑州机动车拥有量逼近350万辆,而2011年底是124万辆,7年间几乎增长近三倍。郑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三平说,虽然近几年郑州新建了多条快速路、打通了断头路, 但是城市道路建设速度与车辆增长速度无法匹配:“有些快速路设计规划不够超前,包括陇海高架上下口都设在红绿灯处,堵车后会波及到高架桥上,还有就是高架桥互联互通不够,  断头路比较多。” 

 

杨三平说,抓好城市路网建设工程,形成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就需要有关部门从长远考虑,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建设:“把一横十纵、两横两纵的快速路网体系实现互联互通,沿快速路15分钟上高速的目标将会进一步缩短。”

城市道路布局成网,交通组织管理也要跟得上。目前,郑州市人车混行、乱停乱放也是导致交通秩序混乱,通行能力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杨三平建议增加立体停车位,通过智能化交通建设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平:“郑州好多小区具备建设立体停车位的条件,老小区可以利用有效空间建设立体车位。对于新小区,开发商可以将地下车库建成两层或者建设部分立体停车位,充分利用空间。还可以通过大数据、电子抓拍等约束交通乱象。”  

为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郑州近年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目前,地铁1号线、2号线、5号线建成通车,2019年以来地铁日均客运量超过80万人次;城市建成区实现500米范围内上公交车,5分钟内换乘。杨三平建议,加快推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现公共交通的全覆盖:“郑州到上街、郑州到经开区可以建设轻轨,远距离的话乘坐轻轨要比公交更快捷方便。”  

近期郑州持续降雨对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考验着道路管养水平。杨三平说,制定科学有序的道路修建和管养计划,避免道路新建、改建、维护工程的交叉重复施工对交通和道路造成影响:“城市管理局应该深入到电力、热力、自来水等部门,加快推进道路和管线普查工作,建立电子档案,依靠网络数据库,高效处理各类城市道路问题。”  


记者:杨阳

编辑:弓雪

统筹:郭涛

相关新闻

【发现郑州之变·序化】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匠心勾勒商圈周边环境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8.07 2593

【落实总书记贺信精神,“绿城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助力辖区民族团结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8.07 2309

903路“七夕”特色公交启程 大声说出你的爱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8.07 2540

在郑州

为郑州人定制的APP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