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旅程】读懂中国·从郑州开始——天下之中,为什么一定是嵩山?
郑州音乐广播      2022-11-27 13:41 30091

图片

拍摄于嵩山北麓。摄影:刘客白


公元696年1月,

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

从神都洛阳出发,登临中岳嵩山。

举办登基以来

最重要的一次祭祀大典——封禅。

众所周知,古代皇帝封禅首选泰山。

为何武则天特立独行,

偏偏选择在嵩山举办如此重要的祭祀活动呢?

图片

图片

嵩山旅游资源:中国现有最古老的汉代礼制建筑——汉三阙、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道教策源地——中岳庙、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嵩岳寺塔、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天文建筑——观星台等


1

“五世同堂”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阴阳五行相辅相成。

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

五岳方位与之相对应。


嵩山,古称“外方”、“嵩高”。

位于古代中原腹地,今河南境内。

东依郑州,西望洛阳,南临颖水,北接黄河。

嵩山,居五岳之中。

图片

嵩山山脉地势图,该图方位为上西下东


在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的发育下,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形成了三条支脉。

北为崤山,中为熊耳山,南为伏牛山,

而嵩山源自于伏牛山一系。

图片

源:登封发布

提及嵩山,大众也许会默认为如今的嵩山少林风景区。但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而言,嵩山是一条延绵东西450平方公里的山脉。 

图片

嵩山景区2021年1月26日热力图。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描述各景点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来源:嵩山景区官网


在巩义境内,形成了西窄东宽的“嵩山大峡谷”,在新密境内,鸟语花香,在登封境内,香火鼎盛。

图片

图源:登封发布


嵩山被誉为地质学百科全书,清晰地反映了多次地质构造活动的遗迹,几乎包括了中原地区所有岩石和地层类型,时间跨度达30多亿年。从嵩山七十二峰中,可以发现这片土地的形成过程,其陡峭的崖壁上常有上下两部分截然不同的剖面,这就是造山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

图片

图源:登封发布


在距今35亿年前的太古宙时期,嵩山仍为一片泽国。时光轮回,岁月流转。23亿年前,在“嵩阳运动”中,那块日后将化身为嵩山的巨大岩体,诞生于世间。在风雪的肆虐下,这块岩体逐渐成长。历经1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亿年前的“少林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再经后来的“燕山运动”的洗礼,终于造就了这座岩石本体“五世同堂”的中岳嵩山。

 

走进嵩山,抬眼望去。山崖间峭壁似剑,颇具华山之险。怪石嶙峋的山峰,兼有泰山之峻。嵩山在亿万年时光中等待有缘人,

也许是因此倍感寂寞,在久远的年月中,嵩山主体又倚着颍河,造化出了一东一西两座山峰,后世名曰:太室山、少室山。


2

太室与少室

狭义上的嵩山,划分为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大部分。两山之中,各包含36座山峰。素有“太室如龙眠,少室似凤舞”之称。

 
(1)太室山

图片

太室山。摄影:刘客白

图片

嵩山禅院。摄影:刘客白
 

实际上,启母石的来历并不神秘。经过地质学家考证,它只是嵩山千千万万块石英岩中的一块,于18亿年前在一场地壳运动中滚落下来,因耐风化侵蚀,才能屹立至今。启母石不是历史的遗迹,而是嵩山地质史的标本。太室山共有36峰,包括峻极峰、河带峰、玄龟峰等。在崇山峻岭间,一抹斜阳,划破天际。 两峰之间,百尺飞练倾泄而下。

图片

峻极峰。摄影:刘客白

图片

启母阙。摄影:刘客白

作为启母庙神道入口的标志性建筑,如今它与另外两块石阙太室阙和少室阙,统称“中岳汉三阙”,流芳千古。中岳汉三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祠庙阙,阙体上的图像跨越时间隧道,表现汉朝人精湛的雕刻技术,代表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图片

太室阙。摄影:刘客白

图片

中岳庙。摄影:刘客白

中岳庙在太室阙后的黄盖峰下,是武则天封禅,祭祀山神的地方。这是级别最高的礼制建筑群,共有楼、阁、宫、殿、亭、台、廊等各种建筑四百余间。

图片

中岳庙。摄影:刘客白

图片

初祖庵。摄影:刘客白


(2)少室山
 

在太室山以西十公里处,为嵩山的另一部分少室山。与太室山一样,少室山的来源传说亦与大禹有关。相传,涂山氏之妹后来嫁给了大禹,并到此隐居。故而与太室相对的这座山,被命名为少室山。

图片

少室山风光。摄影:刘客白


少室山同样拥有36峰,包括朝岳峰、望洛峰、太阳峰等。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在诸峰间,峰峦参差,峡谷纵横。 石头多彩,高耸如柱。 形如宝剑,卓立于地。山石壁立,宛如城墙。夕阳西下,恍如人间仙境。

图片

少室山。摄影:刘客白

图片

少林寺。摄影:刘客白

少林寺西边有座初祖庵,又称“达摩面壁庵”,为北宋宣和年间纪念达摩祖师所建。面壁是佛门修行中的一种,当年,达摩祖师就曾在嵩山中面壁修行,整整坐了九年。这座初祖庵更是了不得,大殿全部用八角石承重,采用北宋官方建筑标准的《营造法式》修建,历经近千年不倒,是河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图片

少室山。摄影:刘客白


3

三教荟萃

 

北魏孝文帝为了僧人跋陀修建少林寺。但在当时,嵩山已是三教遍布,且纷争不断。孝文帝亲临嵩山考察后,召三教首领说:

”东部的中岳庙创建最久,且为寇天师之道场,应居道教;中部自古乃儒家祭天之圣地,应居儒家;释教乃西来之教,佛在西方,应居释教。”从此,三教和睦相处。嵩山,是儒、释、道三家公认发源之山,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实属罕见。

图片

拍摄于嵩山北麓。摄影:刘客白

参考文献

1.迪恩:《三山五岳》,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张翼、洪国良:《嵩山》,中华地图学社,2007

3.刘恪、苗梅玲:《嵩山佛道儒》,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4.吕红军、白人言:《嵩山,信仰的争夺战》,中华遗产2014年第12期

5.纪录片《嵩山秘笈》


转载请注明出处。请第一时间留言给小编,小编会及时处理。


喜欢“点赞”,一起“在看

undefined

来源:遇见郑州

郑州广播电视台

FM94.4郑州音乐广播


相关新闻

大龄“新”党员 疫情防控在一线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1.27 22534

筑牢防控“安全线” 稳定保障“生产线”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1.27 35957

许昌至信阳高速溱头河大桥合龙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1.27 28379

在郑州

为郑州人定制的APP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