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郑州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1℃。炎热的夏季,易出现中暑现象。那么该如何科学预防中暑呢?记者今天采访了相关医学专家,为大家支招。
炎炎夏日,防暑消夏成了市民关心的话题。对此,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霍刘彬介绍,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医院里的中暑患者每天至少有3、4例前来就诊,高温天气不仅会引起中暑等“高温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热射病,引起多脏器衰竭,危及生命。
霍刘彬说:“我们医学上常说的中暑,分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而咱们普通民众所理解的中暑,一般就是指的就是先兆中暑或者说轻症中暑,普通民众可能都认为我需要在户外,长时间日晒、长时间工作,或者活动才会引起中暑,其实不然,像有些体质比较弱的一些老年人,或者说体弱多病的人群,他在室内也会引起中暑。”
随着频频而至的高温天气,一些夏季常见病也“接踵而至”。霍刘彬建议,每天的11点至16点室外气温最高,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时间,那么该如何预防中暑呢?简单归纳为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衣,我们是建议尽量在外活动的时候穿一些透气的、吸汗的、浅色的衣服;食这块,我们建议要是夏天的时候,尽量注意碳水化合物、蔬菜、瓜果的搭配比例,最重要一点就是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住的这一块,夏天尤其是老年人不建议太过节俭,空调该开开,风扇该吹吹,不要因为一点电费引起更重的一些疾病,或者说诱发一些重的疾病;第四就是行的这块,如果因为有外出或者说有一些采购的需要的话,就尽量建议在早上比较凉爽的时间段去完成,对于无法避免在外工作或者活动需要的这种人群,适当的注意活动的强度以及劳动的频率。”
高温天气下,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的防暑降温,但很多人的方式存在一些误区,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霍刘彬提醒,中暑是人体散热出现问题,最主要的急救措施就是让病人远离高温,并进行降温,“对于咱们普通民众经常碰到的那种先兆中暑的,比方说在户外活动或者劳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一些头痛、头晕、乏力,口渴,多汗,心悸、心慌、胸闷,面红耳赤,皮肤发热等,像出现这种症状之后,这可能就提醒我们已经中暑了。这时建议脱离这种高温环境,当然不建议对着空调直吹、冲冷水澡,或者说冰冻的西瓜,因为有可能会诱发一些急性的心脑血管事件。所以说神智是清醒的,你可以把他移到一个相对安全、凉爽的环境中,然后是观察补水,如果说出现了意识障碍,我们建议要拨打120,或者及早的送到医院。”
记者:刘榕
编辑:弓雪
统筹:赵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