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天下:中国行旅文化】(第五集)唐朝明堂到底有多高?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2023-11-17 09:38 28019

第五集:唐朝明堂到底有多高?

  

 

远离了李唐宗室势力的牵制后,武则天在洛阳力行新政,广开言路,招纳俊才,进一步增加科举的科目,扩大录取人数,同时还首创武举和殿试制度,亲策贡士,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录取武学人才,为唐玄宗“开元盛世”的到来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在洛阳的城市建设上,武则天也有不少壮举。她所决策修建的明堂,号称“万象神宫”。据《资治通鉴·唐纪二十》载:“明堂成,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唐朝的一尺,取其整数,约等于今天的 31 厘米,换算一下,明堂高达90余米。如果《资治通鉴》的记载不虚,那么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能够搭建出高近百米的木结构单体建筑,真的只能用奇迹两字来形容了。第二年明堂失火,武则天又下诏重建。虽然形制略小于旧的明堂,但奢华明丽有过之而不不及,以金涂铁凤,号称“通天宫”。大家现在到洛阳旅游,看到的明堂就是在唐朝旧址上重新修建的,依然是一派富丽堂皇的风格。

大唐遵奉道教。为了表明武周代唐的合法性,武则天大举抑道崇佛,重新修整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扩大龙门石窟的规模。还在做皇后时,她就以两万贯脂粉钱,资助僧侣在洛阳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佛像。在她的直接关注下,参与施工的人员精益求精,精心雕刻,历时三年九个月方才完工。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 1.9米,相传此像是武则天的报身像,模仿武则天的音容笑貌,她的神秘微笑,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是“世界最美雕像”。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牡丹和武则天之间也有着特殊的渊源。据《唐诗纪事》记载,天授二年(691年)腊月,天寒地冻,万物凋零。有些大臣不满武则天以周代唐,自立为帝,于是想给武则天出个难题,下下她的脸面,便谎报百花逆时盛开,以应女帝之祥瑞,请武则天驾临皇家御苑上苑赏花。武则天到底不是寻常人物,觉察到这些大臣们心怀不轨,但又认为自己登基为帝顺天应人,可以主宰自然界的万物生长,于是便写了《催花诗》一首:“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以之作为诏书,派使者到上苑告知各路花神。到凌晨,各路花神不敢怠慢,纷纷各展娇妍。那些心存反意的大臣见到居然真的开花了,十分惊诧,反而更加敬畏武则天了。这便是有名的“上苑催花”故事。后来的民间传奇《控鹤监秘记》又据此加以改编,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权的牡丹形象。百花丛中唯有牡丹没有奉旨开花,武则天因而大怒,将牡丹贬到洛阳。 谁知牡丹一到洛阳却便昂首怒放。武则天十分难堪,怒上加怒,下令烧死牡丹。可是第二年春,已被烧焦的牡丹开得却更为娇艳,被人们赞为“焦骨牡丹”。由此洛阳牡丹花事大盛。

 


《行走天下:中国行旅文化》

是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郑州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事业部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联合出品的一档知识类音频节目

图片

同名书籍《行走天下中国行旅文化》

系“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系列丛书之一

由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导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片



编辑:王尚枢

统筹:岳翔



相关新闻

2023数字经济峰会郑东新区举行!奇安信剑指数据安全“内管外防”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1.16 38936

【行走天下:中国行旅文化】(第四集)为什么这么多王朝都选择定都洛阳?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1.16 20919

​防患于“未燃” 建设路街道开展消防演练活动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1.16 22041

为郑州人定制的APP
下载查看更多资讯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