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天下:中国行旅文化】(第三十三集)中国人为何崇拜“五岳”?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2023-12-07 09:07 21916

第三十三集:“五岳”从何而来?

五岳不仅指简简单单的五座山,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它们有着多重的含义。

首先,五岳是中国山水的杰出代表。人们将五座大山的景观风格,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又有人提炼五岳的山形走势:恒山如行,华山如立,泰山如坐,衡山如飞,嵩山如卧。其山水风景都是顶流的存在,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五岳归来不看山”的美誉,目前全部都是国家旅游景区中等级最高的 5A 景区。

其次,五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仅以嵩山而言,不仅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而且遗存至今的文化遗迹含金量极高。嵩山中岳庙,是我国最早的道教庙宇;嵩岳寺塔始建于北魏,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嵩山西部北麓少林寺,是佛教禅宗发源地,也是少林拳的发源地。

再次,五岳是封建王朝政权合法性的法理来源之一,是封建帝王代天受命、封禅祭祀的地方。宋代之前的封建王朝,每代均有帝王到泰山举行封禅仪式,向上天告成功,向万民显权威。故而五岳在封建政治话语体系中,代表着封建政权沟通天地神人的信仰支柱,是政治权力获取与有效行使的法理支撑,也是封建君主受命于天、统御万民的政治象征。

最后,通过对五方五岳的建构,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整体空间体系,表明中华文明是一个血肉相联、相互支撑的文化统一体。在这个体系中,五岳不仅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有效传播范围,是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空间地理标志,也给中国古人的天下观划定了大致的空间规模。在这个“天下”,五岳,便是中国古代文化疆域上引人注目的文化高地, 也是华夏文明光耀天地的硕果丰碑。

对中国古人来说,到过五岳,便是把天下走遍了,游赏过五岳风光,便是把天下的美景看尽了。因而人们在表达自己走遍天下的雄心壮志之时,往往用五岳来指代具体的旅游目的地。明代万历名臣张居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同样有“遍游寰中诸名胜,游目骋怀”的志向,在游玩过南岳衡山之后,就发愿乘“齿壮力健”之时“遍游五岳”,以认清他一生为之奋斗的这片土地。“足迹欲遍五岳”的王士性,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写下了一本《五岳游草》,深受时人追捧。与王士性一样,年届古稀的陈第在登顶五岳之后,也写出了一本书名一模一样的《五岳游草》,同样受到时人的惊叹。这样的一系列重量级著作的面世,其实反映的正是人们深藏于心底、心系于家国的五岳情结,表明的是人们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去认知天下的文化实践,催生的是周游宇内、维护并强化中华文明统一大空间的旅游动机。

遍游五岳,便是遍游天下!




《行走天下:中国行旅文化》

是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郑州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事业部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联合出品的一档知识类音频节目

图片

同名书籍《行走天下中国行旅文化》

系“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系列丛书之一

由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导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片



编辑:王尚枢

统筹:岳翔








相关新闻

神秘的201洞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2.06 25186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摇篮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2.06 26499

飞天揽月看今朝 航天为民看中国

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12.06 37467

为郑州人定制的APP
下载查看更多资讯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