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99次
第三十五集:为何武则天对嵩山情有独钟?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称“岳山”,它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伏牛山系。嵩山东西横卧,绵延 60 多公里,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总面积约为 450 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 峰,海拔最低处为350 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 1491.7 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 1512 米,嵩山是中原地区第一名山,《诗经》中赞之为“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长期以来,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而嵩山作为中原地区的第一名山、五岳名山中的中岳,自然就得到了历代政权的高度重视,大量的名人在此盘桓,丰富的文化于此沉积,经由历史的涤荡,成了一座文化含金量极高的文化宝库。
在五岳中,泰山是封建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的圣地,前后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六位帝王于此柴燎告天。另外还有一位帝王,也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则是在嵩山举行的封禅大典。故而嵩山与泰山一样,也是代表天命授予人间帝王以治理天下大权的神圣之地。

为什么武则天一反常态,选择在嵩山举行这一盛典呢?除了嵩山靠近武则天的神都洛阳之外,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人们推测说,嵩山位处于天地之中,是与上天沟通最为方便的地方,西周周武王灭商的时候,就曾经到嵩山举行过柴燎的仪式,而周的国号与武则天的武周相同,武则天的武姓又是从周王室的姬姓中分离出来的,作为周王室的子孙,有什么理由不尊崇祖宗的做法呢?尤其是李唐王朝在泰山封禅,武则天与唐高宗共同主持了封禅仪式,表明夫妻共治天下。如果武则天在改唐为周之后,也到泰山封禅的话,就表明武周代唐自立,在上天那儿和天下臣民面前都不好交代。
万岁天册元年(695 年),武则天在嵩山的峻极峰修筑了一座登封坛,举行声势浩大的封禅大典。次年,武则天又登上嵩山峻极峰,封嵩山之神天中王为天中皇帝,其妻天灵妃为天中皇后,封嵩山为天下五岳之首,还在峻极峰立下“大周升中述志碑”,为自己歌功颂德。为了庆祝封禅成功,武则天改年号为“万岁登封”,将嵩山脚下的嵩阳县改为登封县,把阳城县改为告成县,以表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

大周久视元年(700 年),77岁的武则天再次驾临嵩山。久病初愈的武则天这次是为了感谢嵩山保佑她身体康复而来,她在峻极峰投下了金简一枚,内容为 :
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
1982年5月,登封一位农民捡到武则天当年投下的金简,长 36.2厘米,宽8厘米,厚约 0.1厘米,重223.5克。这枚金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为数极少的和武则天直接有关的历史文物,价值极高,现藏河南博物院。
《行走天下:中国行旅文化》
是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郑州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事业部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联合出品的一档知识类音频节目
同名书籍《行走天下:中国行旅文化》
系“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系列丛书之一
由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导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编辑:王尚枢
统筹:岳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