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的这座城隍庙,那可不是一般的城隍庙!
这里的城隍爷曾经两次接驾,两次封侯,黄袍加身,头戴皇冠,是不是听起来就超级厉害?
城隍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商城路东段,原名城隍灵佑侯庙,是郑州市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哦!
建筑风格
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弘治十四年(1501)重修,后代屡有修葺。2004年进行整修。
整个建筑群面积为6500平方米,呈南北轴线,有大门、仪门、戏楼、大殿、后寝宫等主体建筑。
庙内遗存碑刻20余通,其中以明工部都水司主事张大猷草书的《福赞》碑较为珍贵。
城隍庙的建筑以建造精致、结构坚实而著称,充分体现中原地方特色,古朴典雅、形式多样,彩画鲜活生动。
尤其戏楼造型小巧玲珑、式样别致,实属古代建筑中之珍品,国内罕见。
传说故事
说回郑州城隍爷的两次接驾,那可真是
精彩绝伦,让人拍案叫绝!
话说第一次接驾是在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巡游天下,走到郑州附近的黄河边时,天还没亮,朱元璋和大队人马都累得够呛,于是下令大家停下来打个盹。
突然,有报说郑州地方官接驾,朱元璋吩咐他们天明再迎驾,那群人应声退去。可谁知他们刚走,一道神秘的光突然出现,把黄河边照得如同白昼。
正诧异间,又报郑州知州前来迎驾。朱元璋心下狐疑,仍摆了摆手,让那些官员也先回去。将地方官员打发走后,朱元璋即命启程,循着光亮,一路来到了郑州城隍庙。
原来接驾的地方官就是城隍,他见天黑路暗,就执火照路。一时龙心大喜,朱元璋当即下旨封郑州城隍为“灵佑侯”,许他黄袍加身。
另一次接驾是在清朝。
乾隆皇帝一身便装悄悄来到了郑州,走到东门口时突然迷路了。就在这时,一直默默保驾的郑州城隍像个贴心的导航,为他保驾指路。帝心甚悦,当即封城隍为“引路侯”,并下令为其重塑金身。
郑州的州官接到圣旨,哪敢怠慢?赶紧用铁和木头精心打造了一尊新的城隍爷像,并为之穿戴上蟒袍玉带。
更神奇的是,这城隍爷像身上还藏着小秘密——他的膝盖可以活动,可坐可立!每当有人烧香祈福,旁边的道士就会偷偷按一下机关,城隍就站了起来,信徒们就以为是城隍爷显灵了,更加笃信无疑。
皇帝御赐郑州城隍可以娶妻纳妾,这在城隍庙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郑州城隍共有三位夫人,另外修了一座三圣庙。三位城隍奶奶的职责各有分工,一个管送子,一个管财禄,一个管健康、疾病。
传说归传说,你们知道郑州城隍爷到底是谁吗?
据研究人员考证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将纪信。他青年时随刘邦起兵反秦,后与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城中,绝粮断炊,情况危急。
纪信挺身救主,扮作刘邦诈降,使刘邦得以趁机逃跑,自己却被项羽焚身而死。其忠烈之举感动世人,后有很多地将其奉为城隍神。
哎呀 说了这么多
你是不是也对城隍庙产生了浓厚兴趣呢
有机会不妨去体验一下古老的文化氛围
感受一下那份庄重与神秘
去过后别忘了分享你的感受哦
期待在评论区听到你的体验故事~
来源:管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