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随着2025年高考语文科目结束考试,作文题目也随之出炉,瞬间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有哪些新变化?获得高分的秘籍又有哪些?
(压混:现场音)随着高考语文考试结束,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一些结伴而行的考生相互探讨着对于今年作文的理解。据了解,今年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三篇材料各有侧重,同时又相互交织,为考生提供了多维度的立意空间。高考考生说:“以前做的大都是两个材料,今年给了三个材料,写上了自己了解的名人事例运用到作文中,增加论述的真实性;做过类似的题型,昨天刚看到一道押题是‘和平年代下年轻人该怎么做’,当时就想起一句诗词‘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次我就拿这句话作为了作文标题。”
郑州九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张茜茜表示,今年语文作文题目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紧扣时代主题、时代精神,广泛取材,巧妙设题,充分体现了以文化人的鲜明导向。张茜茜告诉记者:“今年作文题目考察学生的阅读、思辨和写作的能力,和往年不一样的是,材料的选取上形式上更新颖,选取了穆旦和艾青的诗歌,让学生从从诗歌中品味寓意。”
张茜茜认为,题目所给的材料,能够让考生体验抗战中的艰难困苦,体会老一辈作家的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从而增强青年学子在新时代担负历史重任的使命感。张茜茜说:“结合时代背景,再贯穿三个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出题人想要倡导我们从苦难文学出发,情感层面的民族魂要和时代精神同频共振。考生写的时候可以联系过去、结合当下并落脚自身,相对来讲写出的文章就会更全面一些。”
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郑州一中语文老师侯巍认为,考生可以思考三则材料的内在关联,对个体与集体、平凡与伟大、苦难与希望、历史与未来等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形成对民族魂丰富意蕴的深刻认识。要在理解材料内涵、获得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积累和感悟进行写作。侯巍表示:“整个材料作文从命题形式上看具有创新性,从所给的三个材料中来看,包含的潜在的话题不是直接指明,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内涵后挖掘出来,增加了审题的难度。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如果不认真分析材料,空发议论,就容易写的不够深入。”
附:2025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记者 郝宏杰
见习记者 苏成
编辑 张杭
统筹 王尚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