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过后,郑州即将进入盛夏时节,蚊虫活动也进入了高峰期,不绝于耳的“嗡嗡”声与皮肤上的“红包”成为不少郑州市民的烦心事。如何科学防蚊虫,避免蚊虫叮咬?
这两天,郑州气温持续升高,蚊虫叮咬的困扰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不少人自嘲拥有“招蚊体质”,一不留神就会被蚊子送上一个显眼的“大红包”。市民纷纷表示:“我就是‘招蚊体质’,到夏天的话特别容易被蚊子咬,也买过很多驱蚊产品,但是觉得没有什么效果。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的血型是B型血,比较招蚊子吧。”“和朋友在外面一起吃饭的时候,总是我被蚊子咬的最厉害,应该是因为我比较爱出汗,比较招蚊子喜欢。”
记者在多家商超走访发现,各类防蚊产品进入销售旺季。某商超店长田艳梅表示,驱蚊花露水是顾客的首选,驱蚊手环、驱蚊贴等新型防蚊驱蚊“黑科技”产品也深受部分家长的喜爱。她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驱蚊花露水、家庭式的无色无味的蚊香片、蚊香液都卖的特别好。如果在外面的情况下,驱蚊手链、驱蚊贴,都是暂时的保护我们不被蚊子咬,都是非常不错的。”
防护产品好用但并非万能,还要了解蚊虫“偏好”,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郑州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张庆表示,蚊子的确是有喜好的,血型原因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研究发现,主要有五类人容易被蚊虫叮咬。她说:“第一,出汗、味道重的人,因为出汗产生的乳酸、氨、尿素等代谢废物,对蚊子有吸引力。第二,体温较高的人,蚊子能够通过红外辐射感知热量。第三,呼出二氧化碳比较多的人,因为蚊子能感知二氧化碳气流,所以蚊子总是在我们脸庞嗡嗡作响。第四,穿深色衣服比较容易被蚊子喜欢。第五,喝酒的人,因为这类人群代谢产生的乙酸的酸性物质对蚊子比较有吸引力。”
张庆还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体质较弱的人群,在使用防蚊产品时需谨慎使用,并给出了被一些毒性较强的蚊虫叮咬后的科学处理建议。她表示:“像婴幼儿、孕妇、老年人这类人群体质比较弱,还是尽量减少驱蚊产品的应用,可以通过蚊帐、纱窗等物理隔绝的方法。如果被毒性较强的蚊子叮咬之后,首先可以用冷水或者肥皂水进行简单的冲洗,一定要避免挠抓,避免后续的感染,如果持续有瘙痒的症状,可以通过炉甘石等止痒试剂减轻一些症状。”
见习记者 苏成
编辑 方翔
统筹 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