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至24日,大唐·青花瓷学术研讨会在郑举办,来自国内文博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唐代青花瓷的起源、郑州在青花瓷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展开深度研讨。
巩义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瓷窑之一。其窑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白河两岸,巩义窑址出土了已发现的最早的北魏时期的白瓷,晚唐地层还出土了唐青花瓷残片,可以说巩义窑是中国白瓷和青花瓷的发源地。扬州博物馆副研究员徐仁雨表示,在扬州出土的巩义窑青花瓷残片,证明了大运河对我国古代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让内陆地区巩义窑生产的瓷器可以从扬州走向世界。“是一个前店后坊的销售关系,扬州是前面销售的店铺,然后巩义窑窑址是后面的生产作坊,在作坊生产的产品,在当地可能没有很多的市场受众群体,要通过大运河运输到前面的店铺,来进行展示、销售,这也是扬州当时水陆交通枢纽的体现。”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任志录表示,巩义窑能够生产出唐青花瓷,代表巩义窑在当时制瓷技术上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巩义窑所生产的唐青花瓷也对当时中国制瓷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用彩料绘制瓷器,只是在三国的时候昙花一现,之后就一直没有这样的历史。如果没有巩义窑那么好的质量,就不可能出现唐青花。只有我们的唐青花出现以后,在材料上绘制瓷器才成为可能,而且开创了之后的种种那一类的中国瓷器装饰的先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石自社表示,本次研讨会的举行,对于研究唐青花瓷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会议不但对唐青花瓷的起源、技术发展、传播过程进行了学术交流,更让国内专家对古代河南制瓷技术的发展,有了新认知。“河南在古代其实是一个大的瓷业生产区域,规模在全国也是最大的。包括从平顶山到郑州,到洛阳,到南阳,整个是个大的瓷窑区域。这在中国古代就其实就是高端产业,相当于咱们的珠三角。所以这次唐青花的学术会议,我觉得也是空前绝会的盛会,对推动咱们瓷业发展的研究,非常非常的重要。”
记者:方正
编辑:赵家祥
统筹:相山